施至輝
鹿港鎮「神刀」傳人施至輝,沿襲泉州派神像雕刻的風格,作品精緻優美,神采奕奕,極具藝術價值,因此榮獲教育部第十屆薪傳獎榮譽;施至輝以「神像木雕」獲獎,顯出神刀不負盛名,展現一脈相傳的神雕藝術。 鹿港的神像雕刻,以泉州派細膩典雅、神采明朗聞名,已逝的近代名師施禮,更是顯露不凡的神雕藝術,因此博得「神刀」美譽,盛名至今不墜;第二代傳人施至輝,承襲技藝,目前接辦「施自和佛店」,與夫人施許金枝、二子施世瞳,共致力神像雕刻工作。
出生於民國24年的施至輝,十六歲跟隨父親習藝,從磨刀、雕金獅、神像交椅等基本功夫入門,按著依「站七行六坐五」的神像雕刻比率,鑿刻五官肢體;神雕有一定的規矩,一般人家供奉的神像,尺寸約在八吋或一尺三,注重尺寸有利,雕刻時先量尺寸,再打粗坯、修光、開面,按著打土底、砂布磨平、上朱合漆線、安金箔,最後畫臉部鼻目嘴,需要植鬚者植鬚,才告完成。
施至輝表示,他的父親施禮,十二歲得李雨順啟蒙,與雕刻名師李煥美、李松林為同門師兄弟,頗悟花鳥雕刻的精妙,十七歲時參與鹿港天后宮前般的雕刻;日大正十一年(公元一九二二年),天后宮整修,聘請泉州神雕鳳勾主持工程,因施禮才華出眾,鳳勾師賞識下,招為入門弟子,專研神雕藝術,後創辦「施自和佛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