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港書畫的特色純為民間性,在日治時代,為保存台灣的傳統文化,除了詩人結社吟詩作詩外,另由一些愛好藝術的人,每年定期創作書畫,互相觀摩切磋,作無形的精神抗日,文化傳播,雖屢遭日警摯肘取締,然從未間斷對台灣傳統文藝的薪傳,先賢假「文開書院」、「十宜樓」、「泉郊會館」等地,按時集會,切磋詩、書、畫之技藝。一九四五年十月,假現在之民俗文物館舉行一次全台書畫展,以慶祝二戰結束,喜得重享傳統文化之薰陶。茲將清領末期迄今,鹿港書畫名家列舉如下:
- 清領時期書畫大家計有莊俊元、黃煥奎、林文濬、許樂三、陳奕樵、陳宗璜、曾作霖、施子芹、廖春波、鄭鴻猷、鄭貽林、施少雨諸家。
- 日治之書畫大家計有王席聘、蔡壽石、辜菽盧、施梅樵、王舜年、杜友紹、陳懷澄、莊太岳、羅懷珍、莊煥文、洪綬侯、舊叔樊諸家。
- 日治之書畫大家計有莊垂勝、黃祖輝、施一鳴、施讓甫、朱啟南、林建元、郭新林、陳百川、周定山、施玉斗、丁瑞彬、林錫金諸家。
- 日治末期、二戰後迄今之書畫家計有黃天素、吳醉如、施秋谷、王重五、王漢英、林傳、施伯梁、丁玉熙、莊南民、莊幼岳、歐陽錦華、吳東源、施至煖、施文炳、施人豪、施學楷、黃世傳、蔡麗卿、粘文意、施招澤、黃政彥、林旭禎、施國華諸家。
- 「詩」含觀群怨的教化作用,可以陶鑄溫柔敦厚的情操。